文化马关:阿雅古城记

 二维码 26036
发表时间:2020-08-19 18:26网址:http://www.yn-mg.cn

203831.jpg


胡廷武:云南马关人,著名作家。著有散文集《秀山的魅力》、《梧庐随笔》、《九听》、文艺专论《文学闲话》、长篇小说《回到西双版纳》等。陆续有中、短篇小说和散文见于省内外报刊,散文集《云南的山》即将出版。散文《云南的山》获十月文学奖,散文集《九听》获云南省第五届文艺创作一等奖。曾任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、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;现为云南大学客座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


历经铁骑干戈、残破而不倒的古城墙,见证了一个土司家族在内忧外患的偏壤疆域,抵御外敌的坚贞和走向败落的悲壮。


阿雅古城记


我从小在马关生活过 19 年,但是由于交通不便,又忙于求学,县内不少地方都没有游历过,其中就有八寨镇。直到最近才有机会到了那里,并且与省内外几位作家朋友一起,瞻仰了当地的阿雅古城遗址。


203832.jpg


这座古城为明代阿雅土司龙上登所修筑,时间是公元 1615 年、即明万历四十三年。据文献记载,城的周遭约 6000 米,有几处天然的悬崖峭壁约长 2500 米,而人工城墙约有 3500 米,全部是用青石垒砌而成,有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道城门;城内总面积约为 3 平方公里,可容纳上万人,并有泉水可供饮用,易守而难攻。这个要塞离马关县城 47 公里,而就在八寨镇郊外的老城子山上。马关是一个山区县,八寨一带地方更是群峰罗列,此起彼伏,无止无息地颠连到邻县、邻国境内。老城子山的形状上圆下陡,有着磅礴的气势,仿佛一口巨大的石钟,倒扣在万顷波涛之中。公路从它的脚下绕过去,对面的山头,更加险不可攀。据说,这条公路下面,正是原先连接中国和交趾(今越南)的古通道,那么这里应当行走过两国的商旅,交流过两国的文化,也传递过两国友好或交恶的消息。遥想当年,外敌入侵,山上的城堡之中,万众一心,杀声震天,箭矢和滚木礌石像暴雨和冰雹一样降落在敌阵之中,那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!


203833.jpg


汽车停下来,我们站在公路边往山上眺望,开始大家看到的只是一座雄伟而雍容的大山,是陡峭的巉岩和满山遍野的荒草和荆棘,那一座传说中 400 年前的城堡,似乎无影无踪地消失了。可是同行的当地文化人指点我们说,山腰的一道悬崖边上,就是一段 200 多米长的古城墙,于是我们终于辨认出一小片人工垒砌的墙体,它与旁边的山崖是一样的苍黑的颜色,只不过石块之间有勉强可以辨认的、细小的接缝而已,并且看来只有两米多长的样子。我掏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,因为距离太远,也看不出所以然,于是决定去探个究竟,我对同伴们说,我想去抚摸一下历史的硬度,有四个年轻人愿意同往。


203834.png


从公路边上到山脚,有条断断续续的小路,而上山的时候,路就要靠自己的脚和手去开辟了。我们顺着山势,弯来绕去地向上攀登,多数时候是用手拉着茅草或荆棘才能够移动脚步,我感觉山的坡度,至少在 70 度以上,而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 30 度左右。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,问同行的两位当地年轻人说:“山坡如此陡峭,垒城墙用的石头怎么运上去呀?”她们笑着告诉我说:“老百姓传说,那些石头是龙上登用鞭子赶上去的。”人民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力又一次让我折服,同时我从中体会到,龙上登作为一个土司、也作为一个民族英雄,在人民心中的分量。传说中称赞他聪颖好学、机警敏锐看来是真的。1617 年,也就是阿雅古城修筑后的第三年,交趾以数万之军前来进犯,敌众我寡,龙上登出奇兵制胜,斩了敌军的都督,并且“擒敌甚众”,迫使交趾议和。龙上登以他的神勇和智慧,赢得了边境长时间的和睦与安宁,于是老百姓就进一步幻想出石头也听从他驱使的神话——许多民间故事和神话,也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。过后我了解到,至今在马关、八寨、河口一线,仍然流传着关于“八寨王”龙上登的许多传说故事,河口还建有“八寨王庙”供奉香火,在这些故事和活动里,龙上登是一个为人们所崇敬和反复歌颂的历史人物。


203835.jpg


公元 1049 年(宋皇佑元年),广西侬智高起兵称王,龙上登的远祖龙海基协助镇压侬志高立下战功,宋朝廷在论功行赏时,把阿雅(今八寨)地区赏赐给了他,并封他为教化三部长官;阿雅这一片地区大抵相当于今文山、砚山、邱北、西畴、马关、麻栗坡六县的范围而时有盈缩。从 1053 年(宋皇佑五年)开始,龙氏土司统治这一地区,世袭了 26 代,达 600 年之久,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四个朝代,直到清康熙 6 年鄂尔泰在云南实行改土归流,废除土司制度才告结束。地方志曾正面评价龙氏土司,说他们“皆奉法效忠,而龙上登尤为杰出。”


203836.jpg


龙上登在为国家立下辉煌战功的同时,近 400 年前,就在阿雅地区开办了学堂,这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公学之一,其影响力延及当代,这是龙上登留给后人的遗产,是精神层面的东西;而在物质文化方面,龙上登留下的,恐怕就只有这一座我们正在前往晋谒的阿雅古城了。据我粗浅的研究,阿雅城不仅是一个用于战争的堡垒,而且也是龙上登鼎盛时期的府治所在,在总共三平方公里的范围内,有气势宏伟的府衙,有兵营,也应该有仓库和马厩,很可能还有居民百姓,总之曾经人喊马嘶,繁华一时……


203837.jpg


我们刚才出发的时候,曾有人估计说这一去需要半小时的时间,而我们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到了目的地,一段 200 多米长的古城墙,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,像一条苍龙,从山腰飞向山顶。我们当时顾不得满身汗水和喘息未定,就先下后上越过两米宽的壕沟,去到了城墙边上。当我张开双手整个地贴在城墙上的时候,我感觉到它是多么的坚固;而当我用手指仔细地抚摩那些粗糙的、经过历史风烟磨蚀的石面时,觉得仿佛是在触摸钢铁,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历史的硬度吧?


203838.jpg


下午的太阳照耀着经历了 400 年沧桑的阿雅古城,严格地说是照耀着它仅存的一段城墙,我知道除此之外,还有南门的两根立柱,这几乎就是今天阿雅古城的全部了。崇祯六年(1633 年),明王朝在李自成农民军和清军的夹攻之下摇摇欲坠,阿迷(今开远)土司万氏派遣叫赵奴卖的心腹到阿雅来,游说龙上登反叛明朝,共同攻打昆明。龙上登怒斥道:“我本汉臣,数百年受国家厚恩,恨无尺寸之功,何忍从逆,以遗万代骂名!”万氏于是怒伐阿雅,龙上登不敌,败走交趾,后不幸染病去世。阿雅城在这次战争中被夷为平地。我在城墙内崎岖不平的山坡上走了一阵,试图寻觅到一点旧时兴盛的痕迹,但由于年代久远,又为荒草所掩蔽,茫然而不可考辨;然而苍崖断墙,劲草野花,却使这一座同时背负着胜利和失败的古城遗址,显现出一种雄浑壮烈之美。


203839.png

阿雅城南门


城墙上有一丛苦刺,枝头上还残存着白色的花朵。这里往北可以眺望到八寨镇的一角,隐约可见小城上方淡淡的烟霭,往后次第是绿色、黛色、淡蓝色的山,再往后,在紫雾一样的云气后面,就是辽阔的祖国内地了。往下看时,一汪碧水边上,是我们刚刚走来的公路,这条公路往南一直通向古林箐乡。


203839.jpg


古林箐是马关县最边远的一个乡,我们上午曾冒雨到那里参观原始森林。往回走的时候天晴了,汽车在绿荫中穿行,沿途安宓宁静,鸟鸣山幽,我想,这不正是龙上登所毕生追求的景象吗?于是我就在城墙上吟了一首绝句,题为《谒阿雅古城》,以纪念这位故乡的先贤,不妨以它来结束这篇短文。


江山万里白云悠,

阿雅城头战鼓休;

毕竟青山割不断,

干戈埋处鸟啁啾。


来源:马关文艺 文化文山.马关卷





文章底1客服.png文章底3百度.gif文章底4公众号.png